分容工序
作者:147小编
更新时间:2024-11-25
点击数:
分容即对封口完的电池进行充放电,统计电池的容量、首效、充电恒流比、放电平台电压、内阻进行区分,以便分档配组。
分容测试柜
目前主要是通过定容后对容量进行分级,筛选获得一致性较高的锂离子电池,即对量产的锂离子电池进行性能评估,筛选出性能较为接近的单体用于成组,从而提高单体电池的使用效率,同时也提高模组的使用效率。
1)容量:指放电的容量,一般会循环3~5次取中间某次放电容量为额定容量。一般三元类电池充放电流为0.5C,磷酸亚铁锂为0.5C~1C,钛酸锂电池为1C,钴酸锂电池为0.2C~0.5C等
2)充电恒流比:充电过程中,恒流充入容量/(恒流+恒压充入容量之和)*100%
3)放电平台时间:指在电池在≈标称电压放电持续时间
后续工序
分容分选工艺流程
电池分容时,一般两个循环,首次循环看首效:
首效/库伦效率=(化成充入容量+分容充入容量)/放电容量*100%,三元体系石墨材料一般为85%—90%左右。
第二次充放电循环看容量,作为筛选电芯分档依据。当然,不排除更多次循环,初步了解循环性能。
电池分容后,一般需静置不少于15天,让SEI膜稳定,同时,期间需要看电池的自放电情况,算出K值,挑出异常电芯或者降级分档电芯。(分容后测OCV,三元体系一般选择1DAY+7DAY+7DAY)。总之,K值一般根据客户需求,挑出符合要求电芯,然后,包胶测厚+外观检测,最后入库至发货。
发货前注意事项:一般出海关,三元体系:电压一般<3.6V,SOC低于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