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电动自行车管理对梯次产业的影响分析
01广东省电动自行车管理相关方案引发讨论
月中,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加强电动自行车及电池等产品进入市场质量监管工作的通知》引起广泛讨论,其中主要引起争议的是“依法严厉打击出厂、销售使用再利用电芯(包括梯次利用的动力电芯)等生产加工的电动自行车电池行为”这一条列。
根据富宝锂电调研,部分企业高管认为此条例主要是针对梯次电池使用的安全性问题。电动自行车对电芯品质要求相对较高,但近年来电动车电池安全问题频发,而梯次电池较之新电池在使用寿命、系统管理难度等方面仍有一定差距,在完全解决梯次电池安全问题之前禁止使用是对消费者负责。
也有部分企业对此表示忧虑,对于高品质退役梯次电池而言,其性能经过上车检验并不会轻易出现安全问题,如果直接禁止会大幅削减梯次企业营业收入,从而降低他们对于梯次产品研发的投入与热情,不利于梯次利用行业的健康发展。
02政策加码还是因地制宜?
此次《通知》针对梯次电池的条例参考了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加强电动自行车全链条安全监督重点工作任务及分工方案》(安委[2022]10号)。其中第10条提到“加强电动自行车废旧蓄电池拆解回收过程的安全管控。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规范有序开展电动自行车蓄电池梯次利用,切实提高梯次产品质量,有效防范使用废旧电芯等从事电动自行车蓄电池生产的行为。”其中并未在电动自行车中完全禁止使用梯次电池,而是主要针对废旧电池。因此在一些观点看来,广东省此行为有“地方加码”之嫌。
但从广东省实际情况出发,其作为国内目前最大的电芯贸易集散地,拥有大量电芯仓库及中小型PACK企业,省内电池回收类项目多次转移,从深圳到东莞再到惠州。当地政府每年面对巨大的消防压力和环保压力,存在一定产业转型需求,出此政策或也是出于其当地需求考虑,并不能代表全国的锂电池回收及梯次利用风向。
03政策收紧,梯次产业向规范化变迁
目前的梯次利用市场仍是以“自由发展”为主,虽已开始推行电池溯源管理,要求梯次产品必须做好溯源登记且有产品标识,但其切实推行仍需一定时间和政策支持。而目前有消息称,针对梯次利用产品已有明确管理条例正在商讨中,对不按规定生产售卖梯次产品的企业将会有对应的惩罚措施。
不可否认,目前政策方向再一步步收紧,引导行业向规范化发展。若此类政策能切实推行,目前梯次市场将会迎来再一次洗牌,而对于规范性梯次企业而言实际是一个利好消息,能够充分发挥其企业优势。